《尋找生命目標》- ECH院友馮錦華

外表剛強健碩的消防員 — 播道兒童之家院友馮錦華,內心卻充滿謙卑溫柔。他強調自己不愛守規矩,目標偏偏是加入紀律部隊,並愛守神的律法。當消防員是兒時目標,更重要的目標是一生學效主耶穌。

父親離世 入住兒家

錦華自幼喪父,母親要獨力照顧七個子女,甚是艱難。母親為了他有適當的照顧和在神的教導下成長,他三歲時,安排了入住播道兒童之家。

「我仍然清楚記得第一天入住情景,誰人在門口迎接我、抱起我…」說時心情仍帶點激動!與家人分開不捨的感受及傷痛,仍湧上心頭。但他感恩曾在這裡生活、學會堅持、遵守神的教導。創辦人申亞姨「凑大」的他,深深感受到那份愛,這個家帶給他美好回憶,也造就了今天的錦華。

錦華(左)與申亞姨(右)攝於1998年
錦華有幸收到亞姨親筆寫給他的咭

職展建立 發揮恩賜

錦華從小立志成為消防員,源於目睹消防員英勇行為深受感動; 並認為消防員很Powerful,滅火救人外,還可以將崩壞的、一團槽的整理好,可以服侍社群很有意義。消防員予人形象理性剛烈,在火場作判決要快而準,而錦華形容自己是一個感性溫柔的人,很易被觸動。有些拯救任務,正需要他那份溫柔,才明白對方當下需要,讓對方轉念,救回生命。他明白不是每次任務都能夠圓滿,要承認軟弱、接受限制,求主憐憫。能夠成為「旁邊的一點光」也足夠。他感謝神給予的恩賜,會好好運用事奉祂。

錦華分享消防員工作壓力很重,決定有誤差便影響一個生命。有一次面對企圖跳樓的女子,情況非常危急,等不及談評專家到場,他立時勸解,最後成功游說她返回安全位置。他知道越了界線,但面對生死一刹,唯祈求智慧去處理。因為工作壓力大,他強調要管理好身心靈才可以「Touch」更多生命,故此他很重視鍛鍊體魄,保持心境健康。

錦華執行任務的報導(蘋果日報1999年9月14日)

Time Touch Tears

牧者教導的三個T:Time、Touch、Tears ,成為他工作的提醒。明白凡事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,而是在神的時間,學習耐心等候(Time);了解別人的需要,觸摸他們的心靈 (Touch);承載別人眼淚,陪伴同行 (Tears)。

找著目標 跨過傷痛

「不從惡人的計謀,不站眾人的道路,不坐褻慢人的座位,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,晝夜思想,這人便為有福。」(詩篇1:1) 錦華一生忠心順服神,他以大哥哥身份回院鼓勵家舍孩子,要找到目標向前往,終有成功的一天,並遵從祂的話,便有能力跨過昔日傷痛。

後記

聆聽錦華的分享,每一個片段充滿祝福和恩典,凡事以神為首,尊主為大;他強調自己不愛守規矩,惟只愛守神的規矩。他特別分享自己的英文字Samuel–撒母耳,意思是神聽禱告。深深感受到錦華那份謙虛,願意放下自我,將主權交予神掌管,順服神教導,綻放豐盛的生命。

《妳有所不知》- 亞仔

《某天下午》

社工: 「亞仔,可試下參加制服團隊…?」

媽媽: 「姑娘,妳有所不知…我試過報,個個都收到通知,唯獨我個仔無。佢地話唔適合…」

《某天下午》

社工:「亞仔最近係學校點呢?」

媽媽:「姑娘,妳有所不知…佢踢老師…去比TA睇住…無上堂…」

《某天下午》

社工:「暑期會有興趣班,亞仔有無學過D有興趣的?」

媽媽﹕「姑娘,妳有所不知…我同佢係另一間中心報過班,人地一見到佢就話…無人手一對一…活動係比一般小朋友參加…唔適合…」

一次又一次的拒絕,對於孩子患有過度活躍及中度自閉症並就讀主流小學的家長而言,的確很無助。一句「妳有所不知」,道出了他們的孤立無援、長期不被明白的境況。可是,家長卻難以覓得出路。一般的社區中心未能提供合適的服務、私營的補習社較昂貴的費用對於基層家庭而言又難以負擔、提供兒童復康服務的單位主要服務學前或就讀特殊學校的兒童…面對著服務的縫隙,家長常感挫敗。

《三個月後檢討》

社工:「亞仔接受這服務3個月喇,慣唔慣? 」

媽媽﹕「…好多謝呢度肯收佢…而家做完功課先返,我唔駛日日同佢搏鬥…佢好喜歡來…返屋企仲提起D小朋友…

社工:「我地衡量過孩子的適應及同事既情況…(媽媽眼紅了)我們有信心照顧到妳亞仔,試讀完決定比佢長期位。」

媽媽: 「好多謝啊!!!…」

「接納、關懷及容讓孩子以個人的步伐成長」對孩子、對家長都非常重要。」SEN服務從不存在改變孩子的魔法,只有愛與接納才是讓孩子轉變的出路。

愛在疫情下

為在職家庭託管子女的服務一向有需求,特別是SEN孩子因其特殊學習需要,較難於坊間找尋適合的服務。然而一場世紀疫症的來襲,彷彿叫一切活動停下來。當教育局急忙停課時,卻沒有為有需要的在職家庭提供兒童照顧服務的支援,而一般的託管服務、補習班均暫停服務。為了生活,家長可以不上班在家照顧孩子嗎? 考慮到基層在職家庭的需要,播道兒童之家的「S.E.N.學齡支援計劃」堅持星期一至六全日服務在職家庭,讓爸媽安心上班。同時,為非在職家庭的孩子提供星期一、三、五的半日託管服務,讓孩子能「停課不停學」。導師們分流跟進孩子的網上學習,以免復課難以追上,更讓孩子學習生活技能。我們珍惜他們成長的每分每秒。

疫情下的陪伴和支持,是我們承諾。我們願能成為SEN孩子在社區內的第二個家,以服務回應主的召命。

“耶穌就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,不要阻止他們,因為天國正屬於這樣的人。」”

(馬太福音19:14)
生活技巧訓練: 人生第一件自己補既衫!
自煮訓練 – 是日菜式:「日式咖哩蛋包飯」

《美麗小小小故事》- 娥姐與紫瑩

「娥姐係咪入咗醫院? 」Day Care紫瑩一見到事務員娥姐便緊張的問候。

娥姐因不小心撞到頭部,須請假休息幾天,這期間紫瑩見不到她便掛心起來。

一句簡單的問候,已令娥姐感動不已。

娥姐對孩子的關愛,在生活中點滴累積,令小小的心田有著她的位置。小孩子的心是純潔的,因為有愛懂得回應愛。

一句問候、一個擁抱,家多一點愛!。

與家舍青年開展「第二人生」– 青年事工主任梁慧敏分享Sally心聲

青年事工主任梁慧敏與家舍青年開展「第二人生」,分享Sally心聲

Sally 自小六入住播道兒童之家,中五因成績追不上,沒有考DSE便離校。「當時我感到迷茫,不知有何方向。父母有情緒病,我也難於回家生活。」Sally一邊回想,一邊皺眉憂愁地說。

不知如何起步

由於當時Sally 18歲要離院,未有任何工作經驗,又未能回家,申請入住播道兒童之家青年家舍。實在很感恩,有慈善基金支持服務發展,Sally開展了「第二人生助跑計劃」。「我由全職學生變成一個職青,當時心情緊張、有壓力,不知如何起步。一下子要面對就業、賺生活費、要為自己生活負責任,要有一個新開始,一切未預備好。」Sally形容當時的心情。幸好家舍導師掌握Sally的狀況,在正式踏入職場之先替她物色工作實習機會,並得到Overseas Resources Foundation提供薪金津貼,亦有職場督導指教Sally工作,幫助她適應新的身份。

行出第一步

「家舍導師幫我找到工作,在播道會的家庭活動中心擔任活動助理。即使我不懂工作,但也要嘗試行出第一步。」Sally回想自己有這個突破,感到高興。在實習期間,她發現自己有不足,在過程裡學習耐性、與人溝通、負責任及守時守規矩。輾轉間,也嘗試過教練助理、台式飲品店員、倉務員不同工作,對自己的能力也越漸認識,自信心也增強。

獨立訓練 個人成長經驗

回想超過十年的院舍生活,Sally坦誠分享:「之前生活不用憂慮,因為每天家舍家長會給我零用錢和安排;但現在青年家舍的生活,需要學習獨立,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,需要思考如何為自己計劃、分配儲蓄、購物、生活費等,真不習慣。」她感恩可以學習節儉、儲蓄,好好運用收入。

「我一向不懂建立人際關係和溝通表達,家舍導師會主動約我傾談,了解我的想法,學習大家有商有量,教導我如何表達自己,與宿生協調遷就。」 她更領悟到:「人越大責任越大,承受的會越多。只能叫自己加油!多祈禱親近神,只有神先幫到我們。」

心情輕鬆時,Sally與導師以Rap Talk互相打氣:

Go, go, go, 一齊揾耶穌!
少D嫌棄 多D勇氣
輸人唔輸陣 唔好搵自己笨
少D慾望、多D希望、日後再回望

Emma(左) 及Sally(右)

後記

青年人面對獨立生活及成長總會有迷茫、跌跌碰碰的階段。家舍青年面對「第二人生」,最重要是願意起步、嘗試、為自己負責任。Sally將會離舍,她有穩定的工作,並確定住宿的方向,實在為她的成長感恩。在此,我感激一直支持本計劃的傅德蔭基金、合作伙伴、捐獻者、義工等,給予家舍青年機會,為他們「助跑」、「陪跑」。願神使用「第二人生助跑計劃」祝福更多有需要的青年人。

Recurit – 院舍家長愛很大 專訪宿舍家長郭麗君

想投身社福界,除了做社工、福利工作員、活動幹事,還有甚麼工種? 只要有心入行,自能發掘更多事業機會。兒童和青少年院舍有類獨特職人叫「家長」,他們肩負照顧孩子重任,每天工作要付出非一般愛心。

郭麗君在家是一名孩子的母親,但當她回到工作崗位,則變身一群孩子的家長。2018年,她辭去原本工作,踏進社福界,事業180度轉型,成為播道兒童之家宿舍家長。「起初我想,自己本身是媽咪,懂得湊孩子,也很喜歡小朋友,工作應駕輕就熟不太難,但入職後發覺情況跟想像不同,因照顧12個孩子挑戰頗大,這邊喧鬧,那邊吵架,像管弦樂團一樣,有時都幾頭痛!但工作讓我找到獨特使命和意義,與孩子建立感情更是無價。」

郭麗君回到宿舍,同事和孩子都稱她為君姐姐。「這是機構的傳統,家長都叫做哥哥姐姐,希望營造家的感覺。」

事業轉型愛心工作

播道兒童之家隸屬中國基督教播道會,成立於1956年,為有需要兒童和青少年提供院護服務,創辦人為美國播道會西教士申路得(Ruth Sundquist)。郭麗君說,院舍孩子背景各有不同,有些是孤兒,有些來自破碎家庭,被疏忽照顧、被虐待。部分孩子有特殊學習需要(SEN),患過度活躍症和自閉症等。「有時他們會發脾氣,情緒起伏頗大。照顧他們,你要有耐性,付出額外的愛心。」

「當初也沒想過入行當家長,這是奇妙的安排。」郭麗君曾從事時裝採購工作多年,晚晚OT捱更抵夜。「有種營營役役而不知為何的感覺,很想尋找別的工作意義。後來採購業走下坡,公司也結束了,但我沒不開心,反有種釋懷的感覺,可重新開始。」後來轉行從事顧客服務工作1年,機緣巧合得悉播道兒童之家招聘宿舍家長,於是決定一試。

多功能家長

院舍分為男女不同的家,各有家長當值,家長照顧孩子生活,每周有3天在家舍留宿,和孩子同吃同住。「我會形容自己是多功能家長,朝早照料他們吃早餐上學,待他們放學回來為他們補習,有時兼顧生命導師開解安慰他們。若他們吵架,則要充當調解員。到了晚上,則變身助理,替孩子執拾書包,為水壺裝水,準備翌日的零食……所以話,家長真係一職多能。」

「愛自己親生孩子容易,愛別人孩子需要付出更大愛心。以生命影響生命,是工作最大意義。」不少孩子因自小缺乏愛,不易信人,且會鬧情緒,她初入職時,有些孩子對她不瞅不睬,甚至大聲罵她。打開孩子心窗,靠日積月累關懷,點點滴滴付出愛。

付出愛心建關係

有位讀小五男生,來自破碎家庭,宿舍容許周六日回家「度假」,但他每次回到院舍也不太開心。「有晚他回來說還未吃飯,因媽媽沒為他做飯,整天只塞1個杯麵給他。他又很想洗澡,因媽媽不停吸煙,弄得他一身煙味。他洗完澡後,我拿風筒為他吹頭。他望著我說:媽媽從沒為我吹頭。」

自此,孩子慢慢打開心扉,與她建立關係。「他每晚臨睡前會來找我,問我可否和他傾偈,他會和我分享心中擔憂與不快。我會慢慢安慰他,然後一同祈禱。」

兩月後聖誕節,孩子為她送上聖誕卡。「他在卡上寫道,沒想過我能在家舍工作超過1個月,謝謝我和他聊天,祝我工作愉快。雖然是張小小聖誕卡,但代表著孩子心意。和孩子建立感情,就是工作最佳回報。」

如今工作近兩年,正修讀輔導學,希望能更好地幫助孩子。這位不一樣家長,有這樣的體會。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,親生孩子可用一生照顧,但照顧院舍孩子,不知能和他們相處多久,所以要把握時間,用愛心照顧教導,希望他們生命變得更好。」

院舍孩子為她送上聖誕卡

播道兒童之家

播道兒童之家始於1956年,服務來自破碎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。機構提供3大服務:「兒童院護服務」、「兒童日間院護服務(SEN學齡支援計劃)」、「青少年家舍服務(第二人生助跑計劃)」。機構聘有社工、宿舍家長、活動幹事等人手。若有志成為家長,需心智成熟,對兒童有愛心和耐性,具心理學及兒童成長知識更佳。

Recruit記者:甄榮康

院舍家長愛很大
https://www.recruit.com.hk/m-article/院舍家長-愛很大/40383